发布时间:2025-04-05 19:19:59源自:本站作者:PB2345素材网阅读(14)
尽管一个月前预告将录得显著跌幅,但汉能薄膜巨亏122.33亿港元,仍然出乎不少业内人士的意料。
不仅是缺电,硅片、辅料都极其欠缺。他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整合制造、代工、产能租赁和外包等业务模式来增加产能、拓展市场,试图让公司保持轻资产的业务模式。
过去20年,这个行业造就了一连串的暴富神话,也刺穿了不断涌现的繁荣泡沫。另一个变轻的动作是,触电能源互联网。高纪凡认为,不能过度做一些过多风险性的负债,光伏企业要管好现金流,要增加自己的造血功能,这是第一位的。去年下半年到现在,比较火热,很多人参与进来,把市场弄得有点乱。创立20年,天合光能如今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供应商。
这两年,天合光能总有国外设厂投产或增产的新闻频繁爆出。由于上游遭遇到问题,很多人进入电站投资产业。于是,他定下目标,要用太阳能造福人类,这句话甚至被书写成天合光能的使命。
中国太阳能产业每年以超过100%的速度增长,将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接连推高,最贵时达到近500美元/千克左右。第二个控制成本的方法是控制负债。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行,你可能花了一个亿去开发一个新的产品,人家花几百万挖一个人就把你这个东西拿走了。中国光伏厂商被迫采取三种应对方式以出口美国:以中国本地产能缴交30%左右的关税;购买台湾税率最低的茂迪电池,至第三地封成组件,适用茂迪11.45%税率;购买第三地电池、并在第三地封装成组件,无须缴交关税。
这个项目已经开始供货。二多晶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最为重要的原料。
双反之下,一些中小型的光伏企业基本无法再对美国出口光伏组件产品。坐上头把交椅的人都曾身价高达数百亿,但几经更迭,最后都黯然离场。2015年年底,天合光能计划与远景能源的阿波罗光伏云平台,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光伏电站资产运营管理,建设光伏电站性能检测、质量评估和电量监控体系。高纪凡回忆,他在公司成立10年之际建了天合光伏产业园,以天合光能为主,其它几十家企业做配套,成为一个园区。
高纪凡曾经动心,甚至2007年在连云港(4.790,0.03,0.63%)规划了一个一万吨产能的多晶硅厂。高纪凡是怎么度过光伏寒冬的?时间回溯到六年前。不难看出,在竞争者中,天合光能的税率是最低的。他判断:太阳能技术的利用,其市场前景和社会效应都无可估量,太阳能在21世纪会大有作为。
他找了有优势的上游企业合作,自己专注组件生产。[摘要]曾经的光伏大佬先后倒下,天合光能却逆势崛起,它是怎么做到的?过去几年,中国的光伏产业像过山车。
就建设太阳能电站而言,中国的政策环境还不理想,2009年敦煌招标的电价只有1.09元/度,这会大大影响投资人的积极性。如今,他坐上了光伏行业头把交椅。
因此,高纪凡一度不愿意进入相对安全且赚钱的下游电站,他认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良性发展,必须要以投资回报率为核心,更高效、精准、可控地进行光伏电站开发、投资和管理。可能到需要还债的时候,一根稻草就会压垮,所以投资决策是第一重要的。实际上,在中国的光伏企业中,大都会在目标市场设立销售部门,但天合光能似乎做的最为彻底。今年2月24日,天合光能收购荷兰光伏电池厂SollandSolar的全部资产。你看过去的一些领先公司出问题,很大一部分都跟投资决策有关系。这两年,天合光能总有国外设厂投产或增产的新闻频繁爆出。
此外,高纪凡还在试图让这家企业变得更轻。几年前,这个名字还并不广为人知,相比曾经盛极一时的中国首富施正荣、彭小峰,高纪凡的知名度似乎仅局限在行业内。
2008年,天合成立10年,但从整个产业链看,当时什么都缺。他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整合制造、代工、产能租赁和外包等业务模式来增加产能、拓展市场,试图让公司保持轻资产的业务模式。
用了十年时间,2006年12月,天合光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。他找到麦肯锡一个高管,咨询光伏行业未来发展战略和方向。
我认为光照时间在1650小时以上的地区,合理的价格应该是1.60元/度,这样可以保证8%左右的年投资回报率,这个数字在欧洲都是10%以上。高纪凡始终笑容可掬,但他一边抱怨当老大的艰难,一边仍做着打造全球知名太阳能企业的美梦。三双反之后,光伏业内出现一个趋势: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越有话语权,越往下游越有话语权。多晶硅环节严重影响了整个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,在整个产业链中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瓶颈。
2008年金融危机突袭,多晶硅价格也从400-500美元/千克跌到目前的80美元/千克,硅料问题拖垮了很多光伏企业,有的企业至今仍在为抛掉这个烫手山芋负累重重,投资决策出了问题以后,最后投下去的东西可能就没有产生效益,甚至变成一个包袱。现在这个行业,大家热情比较高,在投资上也比较积极。
对比之下,有的企业选择的战略是自建产业链。谈判经常陷入胶着,针锋相对,相当辛苦。
他说,早在1997年各国签订《京都议定书》时,他就看到了低碳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未来。这是如何实现的?高纪凡没有正面回答,但他说,做老大是不容易的,不容易来自于两个方面:引领者走在前面,有风雨来的时候你总是第一个被刮到;第二个,领先者有很多的酸甜苦辣。
用这种方式,高纪凡聚集起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和配套产业,包括拉晶、切片、电池片封装、组件、系统开发及安装、产品研发测试、光伏设备等各个环节,仅物流一项即节省大量成本。去年5月,天合还在泰国奠基开工,投资达1.6亿美元,计划年产能700MW光伏电池和500MW光伏组件。见到《中国企业家》记者时,他却皱着眉头说,老大不好做。同时,在下游光伏发电系统业务方面,截至2015年底,天合光能累计拥有建成的并网电站和分布式项目约900兆瓦。
受此警示,高纪凡调整了战略,不再追求产能,而是侧重抓市场兼品牌。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知识精英阶层的典型代表,早年在南京大学毕业后,他被选派前往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留学。
在美国时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看到一个消息,到2010年美国要在商住建筑、办公大楼安装100万套太阳能光电系统进行屋顶发电。过去20年,这个行业造就了一连串的暴富神话,也刺穿了不断涌现的繁荣泡沫。
高纪凡认为,不能过度做一些过多风险性的负债,光伏企业要管好现金流,要增加自己的造血功能,这是第一位的。2007年多晶硅产能为3.6万吨,需求约4.5万吨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g4opo.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.org